秋分、露秋、寒露、霜降,这六个节气指的是什么?
在秋季,露水渐浓,寒霜降临,这六个节气究竟指的是哪些呢?众所周知,二十四节气深入人心,每个节气都承载着独特的寓意,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也与之息息相关。那么,秋处露秋寒霜降所指的六个节气又是什么呢?
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这六个节气依次对应着秋处露秋寒霜降的时序变化。
立秋
农历七月首当其冲的节气,立秋虽至,但酷暑难消,需待处暑白露之际,气温方始逐渐降低。换言之,立秋过后,尚需经历约三十日之热。
处暑
处暑之际,公历8月23日左右,太阳横渡黄经150度。此时,“处”字寓意暑气消退,炎热渐行渐远。暑气至此,气温明显转凉。秋风渐起,秋意渐浓,人们得以沐浴在凉爽的秋日之中。
白露
白露,九月之初的节气,露珠因气温下降,在地表或近地物上凝结而成。此乃天气转凉之征兆,炎夏已逝,秋凉将至,人们能明显感受到季节的更迭。
秋分
秋分,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标志着斗柄指向北方,太阳黄经达到180度,公历日期介于9月22日至24日。这一天,昼夜等长,自此之后,白昼逐渐缩短,夜晚逐渐拉长。其中,“分”字蕴含平分之意,不仅指昼夜平分,亦指秋季的平分。此时,昼夜温差显著增大,气温亦逐日递减。
寒露
此季,我国南方多地气温持续走低。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普遍不足20℃,夜间最低气温更是降至10℃以下。西北高原除少数河谷地带外,五日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℃,依据气候学四季划分,已然步入冬季。
霜降
霜降,位居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位,标志着秋天的尾声。此节气来临,深秋景象愈发显著,冷空气南侵愈发频繁。霜降并非仅指“降霜”,实则暗示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显著扩大。在全国范围内,霜降时节的昼夜温差堪称全年之最。
上一篇:处暑吃什么蔬菜 处暑吃什么蔬菜好
下一篇:寒露节气养生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
